如何提高ELISA靈敏度?抗原抗體反應條件優化指南
以下是天正信達對提高ELISA靈敏度及優化抗原抗體反應條件的系統性指南,綜合實驗設計與操作關鍵點:
一、抗體與抗原優化
抗體選擇?
優先使用高親和力單克隆抗體(減少交叉反應)或高特異性多克隆抗體(增加表位覆蓋)。
通過棋盤滴定法確定捕獲抗體和檢測抗體的最佳工作濃度(如10 μg/ml至1 μg/ml梯度測試)。
抗原處理?
包被抗原時采用碳酸鹽緩沖液(pH 9.6)增強吸附效率,脂質抗原需使用疏水表面及酒精溶解。
避免抗原表位遮蔽:通過稀釋或變性處理暴露隱藏表位。
二、反應條件控制
溫育參數?
37℃孵育時需水浴或濕盒維持濕度均一,邊緣孔填充緩沖液減少蒸發差異。
延長孵育時間(如1小時→2小時)可提高結合率,但需平衡酶活性損失風險。
pH與離子強度?
抗原抗體反應最適pH為7.2-7.4,補體參與時需嚴格控制在7.2-7.4。
洗滌液中添加0.05% Tween-20減少非特異性結合,但濃度過高可能導致復合物解離。
三、信號放大與背景抑制
酶聯系統優化?
選用HRP或ALP標記二抗,搭配高靈敏度底物(如TMB顯色液)。
引入生物素-親和素系統(BAS)放大信號,靈敏度可提升5-10倍。
封閉策略?
5% BSA或脫脂奶粉封閉1小時,若背景仍高可測試無蛋白封閉劑(如聚乙烯醇)。
封閉后增加洗滌次數(3-5次)去除未結合物質。
四、檢測形式選擇
ELISA類型? ?適用場景? ?靈敏度對比?
直接法? 快速篩查(低復雜度樣本) 低(無信號放大)
夾心法? 大分子抗原(需雙表位) 最高(雙重特異性)
競爭法? 小分子/單表位抗原 中等(信號與濃度負相關)
五、樣本前處理
血清樣本建議56℃ 30分鐘滅活補體,避免假陽性。
復雜基質(如組織勻漿)需離心過濾去除雜質,或稀釋至線性范圍內。
通過上述綜合優化,ELISA靈敏度可顯著提升,同時需通過標準曲線驗證(R2≥0.99)確保數據可靠性。
注:以上資料僅供參考,不作為實際標準,具體請咨詢技術老師。
天津天正信達供應:RNA逆轉錄試劑盒、逆轉錄試劑盒、PCR試劑盒 、提取試劑盒、色譜進樣瓶、培養基瓶、試劑瓶、胎牛血清、染色液、試劑瓶、QPCR試劑盒、生物試劑、抗體、瓊脂糖、實驗耗材,我司擁有一支覆蓋生物化學、分子生物學、免疫學等專業人員的研發、構建了儀器設備齊全的實驗技術平臺,主要包括AKTA、高壓均質機、全波長酶標儀、高速落地離心機和qPCR儀等大型儀器設備。
電話
微信號